小程序

下载安防E站

官方微信

头条号

百家号

智慧城市网>智慧城市管理系统>技术文章

安科瑞蓄电池在线监控系统为铁塔基站的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2024年12月12日 13:46:45来源: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关键词:蓄电池在线监控系统

简婷

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嘉定 201801

 安科瑞蓄电池在线监控系统为铁塔基站的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国家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为移动通信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确保基站24小时平稳运行,后备电源在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安科瑞蓄电池在线监控系统为铁塔基站的稳定运行保驾护航,可实现电池参数实时在线监测,对电池故障和风险及时发出预警,安装、维护和接入极其方便,确保电池安全运行。

 

 

    安科瑞蓄电池在线监控系统,可实现电池参数实时在线监测,对电池故障和风险及时发出预警,安装、维护和接入极其方便,确保电池安全运行。

    安科瑞公司ABAT100系列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是在线电池监测产品,可以提前对失效的电池进行预警及电池均衡,符合ANSI/TIA-942标准要求。

    该系统具有监测电池的电压、内阻与内部温度功能,安装、维护与接入非常方便。系统主要由ABAT100-S模块、ABAT100-C模块、ABAT100-HS采集器、ATP010KT触摸屏组成,可通过采集器查询告警与实时数据、设置参数等,可选配监测平台实现网络化集中管理。

image.png

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架构

image.png

image.png

ABAT100-HS数据采集器

image.png

 

    用于管理采集前端分布式单电池监测模块的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解析、告警生成、保存和上传;

    一个采集器可以管理 1组, 120节 蓄电池;

    数据自动分析处理,可估算电池剩余容量;

    支持MODBUS协议可接入第三方监测系统。

ABAT100-S单体电池监测模块

image.png

 

    每天24小时在线监测,随时发现性能劣化的电池;

    分为2V、6V、12V三种检测范围,满足绝大多数蓄电池要求;

    每个模块监测一节电池,监测电压、内阻与负极温度;

    安装简单,正负极各接一根线,无专门培训就能安装。

ABAT100-C单组电池监测模块

image.png

充放电电流与环境监测

    每天24小时在线监测充放电电流与环境温度

    带光电隔离,支持MODBUS协议,极易接入第三方监测系统

    性能高可靠稳定

ATP触摸显示屏

image.png

    实时数据、告警信息、事件查询和统计

    曲线图、柱形图、环形图等多元化图形展示

    RS485串口 / RJ45网口 / USB接口

    24VDC供电

    嵌入式安装

    7/10寸工业级触控屏可选

    蓄电池是换流站(变电站)低压直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极板短路或开路、蓄电池极柱、螺丝、连接条爬酸或腐蚀、浮充电压不均衡等异常现象。如果以上现象无法及时被发现,很可能造成蓄电池电压降低,供电时间显著下降,严重时,可能导致蓄电池发生火灾、引起保护拒动或设备跳闸。而蓄电池的故障往往伴随着蓄电池电压、温度、内阻、容量等参数的变化,因此,研究一种能够有效监视蓄电池参数的在线监测装置具有重要意义。

1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的传统结构

    目前,在换流站及变电站通常采用电池巡检仪和集中监控装置相结合的方式对蓄电池参数进行测量。单只电池巡检装置可独立测量蓄电池组中单体电池的端电压、温度等状态量,实时监视整组蓄电池的运行状况,同时将数据上传集中监控器,方便运维人员查看。蓄电池巡检模块采用串行总线方式,通过RS232通迅接口与集中监控器相连接。但是,由于单个蓄电池巡检模块对应多个蓄电池,因此导致蓄电池巡检仪接线复杂,容易出现导线松动或连接不到位导致误报警等情况;同时由于RS232通信标准传输距离的局限性,使蓄电池参数仅能就地查看,无法传送至远方。

2安科瑞AcrelEMS-IDC数据中心综合能效管理系统

平台组成

    安科瑞电气紧跟数据中心能效、资源利用率和可用性,提高运维效率并降低运维成本。

   AcrelEMS数据中心的能源管理提供全*位的监测和控制,主要分为电力监控、动环监控、能耗统计分析(能源管理)、蓄电池监控、精*配电监控、智能母线监控、智能照明、消防相关的子系统。

平台拓扑图

蓄电池监测系统

作者简介:简婷,女,本科,现就职于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研究方向为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

 

 

  • 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刊用本网站稿件,需经书面授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慧城市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并提供真实、有效的书面证明。我们将在核实后做出妥善处理。

热门频道